P产品分类RODUCT CATEGORY
臭氧具有强腐蚀性,臭氧老化试验箱若出现臭氧泄漏,不仅会干扰测试数据(浓度波动导致老化结果失真),还会刺激操作人员呼吸道、腐蚀周边设备。当设备触发 “臭氧泄漏报警" 时,密封垫损坏与箱体压力异常是常见诱因,需按 “先停机排查、再针对性处理、最后验证" 的流程操作,确保安全与测试准确性。
报警响起时,首要任务是防止臭氧进一步泄漏,保护人员与环境:
立即停机断气:按下设备急停按钮,关闭臭氧发生器电源,切断氧气气源(若为氧气源臭氧发生器),避免持续产生臭氧;
通风散味:打开实验室排风系统(若有专用臭氧尾气处理装置,需保持开启),人员佩戴防毒面具,快速转移至通风处,避免长时间接触泄漏的臭氧;
初步定位泄漏点:待臭氧浓度降至安全值(可通过臭氧检测仪测量,安全值≤0.1mg/m³)后,再靠近设备,用 “肥皂水涂抹疑似泄漏部位"(如箱门缝隙、管道接口),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—— 气泡处即为泄漏点,优先排查密封垫与箱体接缝处。
密封垫是臭氧老化试验箱防泄漏的核心部件(多为氟橡胶材质,耐臭氧腐蚀),长期使用后易因老化、挤压变形或异物划伤导致损坏,具体处理步骤如下:
老化变硬:密封垫表面失去弹性、出现裂纹,用手按压无回弹,多因长期接触高温臭氧(如测试温度>60℃)导致;
变形移位:密封垫从卡槽中脱出,或局部被挤压变扁,多因箱门关闭时受力不均(如门锁松动);
划伤破损:密封垫表面有明显划痕、缺口,多因放置试样时被尖锐部件(如金属试样架)刮擦。
准备工具:一字螺丝刀(头部缠电工胶布,防止刮伤箱体)、无尘布、酒精;
操作步骤:沿箱体卡槽边缘,用缠胶布的螺丝刀轻轻撬动密封垫一端,缓慢将其从卡槽中拉出(禁止用力撕扯,避免卡槽变形);若密封垫与卡槽粘连(因臭氧腐蚀),用蘸酒精的无尘布擦拭粘连处,软化后再拆卸。
材质:必须选氟橡胶密封垫(耐臭氧、耐高低温,适用温度 - 20℃~200℃),禁止用普通橡胶垫(易被臭氧腐蚀,1-2 次测试后即泄漏);
尺寸:按箱体卡槽的 “宽度 × 厚度" 选择(如卡槽宽 8mm、深 5mm,对应选 8mm×5mm 的密封垫),尺寸误差需≤0.5mm,过细易移位,过粗易挤压变形;
型号:优先选择 “带唇边的 U 型密封垫"(比平型密封垫接触面积大,密封性更强),尤其适用于测试温度较高(>80℃)或浓度较高(>500pphm)的场景。
安装:用酒精清洁卡槽(去除残留臭氧与杂质),将新密封垫嵌入卡槽,确保无扭曲、无缺口,接口处对齐(若为环形密封垫,接口处可涂少量耐高温密封胶,增强密封性);
验证:关闭箱门,锁紧扣手,开机运行 “空载测试"(不通臭氧,仅升温至常用测试温度),1 小时后用臭氧检测仪检测箱门缝隙,若读数≤0.05mg/m³,说明密封合格。
臭氧老化试验箱需维持微负压状态(箱内压力略低于外界,约 - 5~-10Pa),若压力过高(正压),臭氧易从缝隙泄漏;若压力过低(负压过大),易吸入外界空气,稀释臭氧浓度。压力异常多因 “排气系统故障" 或 “箱体变形",处理步骤如下:
工具:微压计(精度 0.1Pa);
方法:将微压计的检测探头通过设备预留的 “压力检测孔" 伸入箱内(若无检测孔,可在箱门缝隙处贴软质压力传感器),开机运行至设定温度与臭氧浓度,读取压力值 —— 若压力>0Pa(正压)或<-15Pa(负压过大),即为压力异常。
排气风机故障:设备通过排气风机维持微负压,若风机转速下降(如电机老化、扇叶积灰),或排气管堵塞(如活性炭过滤器饱和),会导致排气不畅,箱内压力升高;
排查:断开风机电源,拆卸排气管,检查扇叶是否积灰(用压缩空气清理)、活性炭是否发黑(饱和后需更换,常规使用 30-50 次测试后更换),用万用表检测风机电机转速是否符合额定值(如额定 1450r/min,低于 1200r/min 需维修电机)。
箱体变形:长期高温测试(如>100℃)或箱门频繁用力关闭,可能导致箱体轻微变形(如箱门翘曲、箱体接缝处开裂),破坏密封结构;
排查:用直角尺检测箱门与箱体的贴合度,若缝隙不均匀(缝隙>1mm),需调整箱门锁扣(顺时针拧动锁扣,减小缝隙);若箱体接缝处开裂,需用耐高温密封胶(如硅酮密封胶)裂缝,固化 24 小时后再使用。
若压力过高(正压):清理排气管与活性炭过滤器,若仍无效,更换排气风机(选同功率、高转速型号,如原来 1.5kW,可升级为 2.2kW,增强排气能力);
若压力过低(负压过大):在排气管上安装 “压力调节阀"(顺时针调节阀门,减小排气量),或更换功率更小的排气风机,直至压力稳定在 - 5~-10Pa;
验证:调节后,开机运行 2 小时,每隔 30 分钟用微压计测一次压力,若波动范围≤±2Pa,且臭氧检测仪无泄漏报警,说明压力正常。
定期检查密封垫:每 10 次测试后,用手触摸密封垫,若发现变硬、开裂,及时更换;每次测试前,清洁密封垫表面(用无尘布擦拭,避免残留试样碎屑);
维护排气系统:每周清理排气扇叶积灰,每 30 次测试后更换活性炭过滤器(若测试臭氧浓度高,可缩短至 20 次);
规范操作箱门:关闭箱门时轻推,避免用力撞击;测试完成后,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再打开箱门(防止高温箱体遇冷变形)。
综上,臭氧老化试验箱臭氧泄漏报警,需优先排查密封垫与箱体压力两大核心问题。处理时需注意 “材质适配"(密封垫选氟橡胶)与 “压力精准"(维持微负压),同时做好日常维护,才能既保障操作人员安全,又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