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广东皓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诚信促进发展,实力铸就品牌
服务热线:

19175269088

P产品分类RODUCT CATEGORY

技术文章 / article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新能源汽车电池专用箱 - 40℃极寒至 60℃高温循环测试

新能源汽车电池专用箱 - 40℃极寒至 60℃高温循环测试

发布时间: 2025-02-17  点击次数: 87次

新能源汽车电池专用箱 - 40℃极寒至 60℃高温循环测试

 

一、实验目的

 

评估新能源汽车电池专用箱在极-端温度环境下(-40℃极寒至 60℃高温)的结构稳定性,确保箱体在长期冷热交替作用下不发生变形、开裂等损坏现象,保障电池安装与防护的可靠性。

 

验证箱体的隔热性能,通过监测内部温度变化,判断其是否能有效阻隔外界极-端温度对电池模组的影响,维持电池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,进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与使用寿命。

 

检测箱体的密封性能,在温度循环过程中观察是否有气体、水汽等泄漏进入箱内,避免因外界杂质侵入导致电池短路或其他故障,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性。

638628702874245311154.jpg

防爆.jpg

 

二、实验设备及材料

 

高低温循环试验箱:具备精准的温度调控能力,温度范围覆盖 -40℃至 60℃,控温精度达到 ±0.5℃,箱内温场均匀性良好,能满足长时间连续运行需求。

 

温度传感器:高精度热敏电阻式传感器,精度 ±0.2℃,在电池专用箱内部关键部位,如箱体四角、中心位置、靠近电池模组处等多点布置,用于实时监测箱内温度分布。

 

数据采集系统:与温度传感器配套,可快速、稳定地采集并存储温度数据,具备数据实时显示、传输功能,能将数据同步至计算机进行后续分析。

 

电池专用箱样品:选取一定数量(一般不少于 3 个)具有代表性的成品或半成品电池专用箱,涵盖不同生产批次、设计样式,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广泛适用性。

 

模拟电池模组:采用与真实电池模组相近的材料、重量、热容量制作而成,用于模拟电池在箱体内的热效应,安装在电池专用箱内相应位置。

 

三、实验条件

 

环境要求:试验箱放置在通风良好、无强电磁干扰、室温稳定在 20℃ - 25℃的环境中,确保测试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。

 

初始条件:测试开始前,确保电池专用箱及模拟电池模组处于室温状态,对箱体外观、结构完整性进行检查并记录,作为后续对比基准。

 

四、实验步骤

 

样品准备

 

将选取的电池专用箱样品进行编号,仔细检查箱体表面有无瑕疵、各部件装配是否紧密,记录初始状态信息。

 

把模拟电池模组按要求安装在对应的电池专用箱内,确保安装牢固,连接部位无松动。

 

设备调试

 

开启高低温循环试验箱,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预热,检查制冷、制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,风机运转是否平稳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。

 

将温度传感器按照预定位置安装在电池专用箱内,连接好数据采集系统,调试数据采集参数,确保能准确、实时采集温度数据。

 

温度循环测试

 

在试验箱控制系统中设定温度循环程序:从室温开始,以 3℃/min 的速率降温至 -40℃,保持 3 小时;接着以同样速率升温至 60℃,保持 4 小时,如此完成一个完整的高低温循环。重复进行 10 个循环。

 

在每个循环的关键节点,如低温、高温保持阶段结束时,暂停 30 分钟,利用这一时间对电池专用箱进行外观检查、密封性测试(可采用压力差法或氦气检漏法),记录检查结果。

 

数据采集与监控

 

测试过程中,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控电池专用箱内各部位的温度变化,观察温度曲线是否符合设定要求,若出现异常波动,及时排查原因并记录。

 

同时,密切关注试验箱的运行状态,包括制冷、制热系统的启停、风机转速等,确保设备稳定运行,保障测试顺利进行。

 

五、实验结果分析

 

温度数据分析

 

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处理,绘制不同部位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,分析箱内温度均匀性。对比各循环间相同部位温度差异,评估箱体隔热性能在多次循环后的稳定性。

 

观察电池专用箱在低温、高温阶段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,判断箱体热传递效率,为优化箱体结构提供依据。

 

外观及密封性分析

 

根据每次循环节点的外观检查记录,统计箱体出现变形、裂纹、漆层脱落等损坏情况的频次与位置,分析结构损坏原因,判断箱体结构稳定性。

 

结合密封性测试结果,分析气体、水汽泄漏情况,评估箱体密封性能,确定是否满足电池防护要求。

 

综合评估

 

将温度、外观、密封性等多方面分析结果进行整合,对新能源汽车电池专用箱在 -40℃极寒至 60℃高温循环下的整体性能作出综合评价。针对存在的问题,提出改进建议,如优化箱体材料选择、改进隔热或密封工艺等。

 

六、试验报告

 

报告封面

 

包含实验名称、实验单位、实验日期、报告编号等基本信息。

 

前言

 

简述实验背景、目的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电池专用箱的性能要求。

 

实验设备与材料

 

详细介绍所用高低温循环试验箱、温度传感器、数据采集系统等设备的型号、性能参数,以及电池专用箱样品、模拟电池模组的选取情况。

 

实验条件与步骤

 

阐述实验所处环境条件、初始条件,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,使读者能够清晰了解实验过程。

 

实验结果

 

以图表、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温度数据分析结果、外观及密封性分析结果,直观展示电池专用箱在测试中的表现。

 

分析与结论

 

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,总结新能源汽车电池专用箱在 -40℃极寒至 60℃高温循环测试下的性能优劣,给出明确的结论,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实际应用需求。

 

建议

 

针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,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,为产品研发、生产提供参考,促进电池专用箱质量提升。

 

附录

 

附上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原始温度数据、外观检查照片、密封性测试报告等资料,以便查阅核实。

 

通过以上严谨的实验方案与报告体系,能够全面、准确地评估新能源汽车电池专用箱在极-端温度环境下的性能,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

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以上方案仅供参考,在实际试验过程中,可根据具体的试验需求、资源条件以及产品的特性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。